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 第5章

一、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到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考察并同师生们座谈,给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教师回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等,审议通过一系列涉及教育改革发展的方案,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2018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和深刻阐述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这次大会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在深刻洞悉全球发展大势,着力把握世界教育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形成的。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卫星、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与争夺成为焦点。如何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如何培养大批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从教育领域看,当今世界教育也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治理呈现出多方合作、广泛参与的特点。确保包容、公平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正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新任务新要求的背景下形成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之“新”,在于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于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的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在于我们面临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于我们迈向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时代越是向前,国家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就越发强烈,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就越发迫切,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就更加突显。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加快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这就要求教育必须着眼未来,抓紧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一代新人,特别是培养集聚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加快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战略性转变。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加快实现向经济强国的跨越,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发的长效作用,不断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动能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础作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进入新时代,中国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加强对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在全面总结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着力破解现实问题的背景下形成的。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推动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空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持续向好,教育自信进一步增强。办学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提升。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推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教育改革举措,在解决教育深层次、根本性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教育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加快提升。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步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新期盼。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牢固确立,素质教育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需要;区域、城乡之间教育发展尚存在明显差距,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仍是短板,有效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够,教育支撑引领创新发展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能力亟待提升;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投入教育的机制还不健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图为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