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 > 第78章

三、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取得实效

三、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取得实效

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就没有事业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1]在新时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注重学懂弄通做实,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推动全党取得更好更实的学习效果。

学出对党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立场和精神底色。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学出对党忠诚,必须体现为忠诚于党的信仰。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真正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学出对党忠诚,必须体现为忠诚于党的组织。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2],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学出对党忠诚,必须体现为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自觉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和社会实践;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党中央号召的坚决响应、要求的坚决照办、禁止的坚决不干、部署的坚决落实,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无阻。

学出人民情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最根本的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深刻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真正写在亿万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人民情怀,就要从思想观念上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3]。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人民情怀,就要从政策安排上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多做便民为民利民惠民的事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落实在各项具体政策之中。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人民情怀,就要从工作落实上始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出责任担当。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于回答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课题,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主动负责、积极作为的强烈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学出责任担当,前提是要在把握大局中找准定位。要树立大局意识,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清醒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与面临的严峻挑战,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找准各自定位,善于在把握大局中谋划事业发展,善于在把握大局中强化责任担当,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提高履职能力。学出责任担当,关键在知行合一、真抓实干。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落实的具体行动,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贯彻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要求,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实事、求实效,以新作为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学出责任担当,重点是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上展现新气象。要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4],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人民和历史的实绩。

学出能力水平。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提高能力水平,首要的是提高政治能力。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不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谋划工作,“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特别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和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5]。提高能力水平,重点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要系统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重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善于把握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注重把思想方法转化为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提高能力水平,最终要落实到提高工作能力上。要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精准发力、破解难题的思维模式,转化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能力本领,转化为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

注释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40页。

[2]《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01页。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22页。

[5]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求是》2018年第1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