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 第85章

3.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3.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145)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是主阵地、主战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把确保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统筹推进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

维护政治安全。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

维护国土安全。国土安全是立国之基。要提升维护国土安全能力,加强边防、海防、空防建设,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效遏制侵害我国国土安全的各种图谋和行为,筑牢国土安全的铜墙铁壁。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深入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坚决防范“藏独”、“东突”,坚决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全力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维护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维护经济安全首先要保证基本经济制度安全。要保障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安全。健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抵御外部金融风险的冲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持续、可靠和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发展自主可控的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保障重大技术和工程的安全。

维护社会安全。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对社会安全有更高的标准。要积极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公共卫生、重大灾害等影响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保障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两手都要硬、都要快。

维护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网络治理合力。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不断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

维护外部安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积极塑造外部安全环境,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努力形成强有力的海外利益安全保障体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